当前位置: 首页>同业动态 >图画故事书阅读需要想象力

图画故事书阅读需要想象力

2020-06-16 17:11:18

早教网图画故事书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与图画故事书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是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故事,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松居直先生认为:“……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

  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

  想象是指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大脑皮层上过去旧的暂时联系重新筛选、组合、搭配和接通,形成新联系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调动起已有的表象,并循着故事中所提供的线索对已有表象进行重新建构,创建新形象的过程。

  在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再现故事场景

  图画故事书是以图画为主,配合较少文字或没有文字讲述故事的一种幼儿文学。一般是由几幅或十几幅跳跃式的静态画面,配合简短、浅显的语言,来完成一个故事世界塑造。

  图画故事书的呈现方式似乎比纯文本的故事更易于幼儿想象,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个更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具象的凭借物,而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的幼儿想象的一个特点就是更依赖图像、图形。

  但是图画故事书并不是动画片,而是以静止的图画表达流动的故事情节,以一个个关键情节的片断,传达完整的故事,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空白、连接就需要幼儿自己去想象,去填补;同时每一幅画面,又都是表现一个瞬间,其整个动作流程的再现也是依赖于幼儿的知觉想象。

  画家在创作时也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心理,他们在选择如何表达故事时,已经“想象”到如何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与他共同完成故事的讲述。正如Peny Nolderman所指出的:

  “插画家可选择性地描绘当行动未完成之前的某一瞬间,来暗示动作性,而迫使观众想象完成的样子。比方说,走动的动作包括脚在地板上及脚离开地板,但因为脚在地板上时看来像在休息,所以插画家若想描绘角色在走路,就必须画出一只脚离开地面。”

  而我们读者也确实非常配合画家,“我们往往会想象画中的线超过所描绘的长度,而自己完成了画中的线。所以当Bravo,Minski画中的Minski发明出火箭时,我们在心里就完成了描绘火箭飞行的线条,而想象火箭朝上冲出去。

  卡通家所运用的‘动线’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反复画出手臂或腿部的线条三四次,这些线就可以让我们填补其间的空间,并想象具有连续性的动作。

  而许多由中心点放射出来的线条,同样也暗示爆发性的行动。”而且“……当我们从这张图看到下一张图时,就必须想象可能发生的事,以便来说明我们在图与图之间所看到的改变。

  当然文本的字常告诉我们图画间所发生的事情细节,但只要我们具备策略来寻找这些关联,即使没有文字,也能找出关联,这就是插画家制作无字图画书(Wordless picture books)时所凭籍的技巧──只提供一连串互有关联的图来暗示故事。”

  (二)想象人物的心理

  通过想象完成画中的动作,应该说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想象要求,也是幼儿容易掌握的,对于这点我们从幼儿对画面中人物动作的理解中可以看出。

  但是要完整地理解故事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不仅要了解他们在做什么,还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在想什么,并猜测画中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这除了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更需要借助想象力进入故事世界,并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完成。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想象,它依赖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及阅读经验的积累。

  李麦浪的研究表明,小、中、大班幼儿在看图书时,都能根据自己对角色的表情、动态的理解,去想象角色的对话,而在对角色的心理活动的了解上存在着年龄特点。

  中、大班幼儿能描述出主角的某些心理活动。如“小熊心里想着……”,“小熊担心迟到”,“小熊怕妈妈批评”,虽都属较表层的心理活动,但也表现了幼儿已开始能离开画面进行联想,把画面以外的事物结合到图书画面上去理解内容,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李碧华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图画故事书阅读对幼儿想象力的依赖:幼儿的讲述是否生动、独特,与他们在讲述时是否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不能像小、中班幼儿一样只停留在观察图片所能观察到的具体、表层的内容,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幼儿通过联想、想象,根据图片中所提供的线索,“看”到图片的内容(如“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内容),只要留有时间让幼儿充分联想、想象,幼儿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三)获得审美体验

  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与成人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并不满足于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如果那样他们就不会要求一遍遍反复听同一个故事了。幼儿之所以反复听同一个故事,是因为他们在这其中获得了审美体验。

  而审美体验的获得,也是依靠想象力。“这种审美体验可能是过去经验的生动重组,也可能是经验的扩展,或者是一种新的经验的产生。”虽然儿童是沿着作品本身所提供的信息路标去体验作者所提供的一种生活模式,并且因此他首先需要去解读和辨识作品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环境背景乃至语言技巧的变化、但是真正使他获得审美快感的并不在于他对作品中携带和传递的信息符号解读辨识了多少,即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作者所表达的美的意识、美的格调和美的技巧,而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把他所解读和辨识出的美的信息变成了他自己的体验,并用他自己的再创造的想象去重新填充这些符号空间。

  我们以《维利床下的鬼》为例,试作分析:

  图一是《维利床下的鬼》中的一个画面,画家用几个动作瞬间来表现受到小老鼠惊吓的妈妈采取的种种“防卫措施”:拉着维利逃出房间、把桌子推过去挡着门、还不放心又把箱子放在桌子上。

  幼儿在看这一页时曾经问:“她在干吗?她在搬家吗?”这说明单纯用知觉辨识一个个动作符号,还不足以完整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故事情景,更不用说体会其中的意趣了。

  只有当幼儿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才能理解到这是一系列的连贯的一气呵成的动作;想一想妈妈竟被吓得如此惊惶失措,不免也觉得气氛有些紧张呢;再联想到自己的妈妈也怕鬼,又不禁觉得有点好笑,噢,大人也害怕呀。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跟团价格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