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跟团交流 >【对话湨梁】 |13| 刘帆:韵走汉隶

【对话湨梁】 |13| 刘帆:韵走汉隶

2020-11-08 00:10:46

对话湨梁13

韵走汉隶

文/刘帆


        历史的长河里,流走着甲骨文,流走着金文,流走着篆、隶、楷、行、草,它们被时风冲刷与进化,它们与长波抗争与对话,终圆融无碍,涌动成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将大河的心事记录在河床上,细细密密,韵脚深长。文字,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不,戊戌年初的雅风堂里,一朵浪花跃起,我看清了,它是汉隶。水落下了,但它的神韵一直走啊走,走到楷、行、草,走过了晋、唐、清,氤氲了雅风堂,荡涤着每一位书者的心。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我们的河南老乡,今南乐吴村人仓颉,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他曾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如一道利剑,划破混沌,启迪蒙昧。也如新生儿的一声啼哭,让一个家族看到了血脉延续的希望。因文字、文化,而文明。秦始皇一统六国,继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伟哉,大秦帝国。自此,史籀大篆,华丽转身,小篆华文,今日仍被书家钟爱。


汉朝以前的一千多年,文字只是古篆,引笔而书 ,或甲骨文,或金文(认识一位美丽娟秀的书者,她姓金,名字叫金文,网名叫大篆,父亲是著名的书法家,她生在这样的家庭,叫这样的名字,又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真是恰如其分),或大、小篆。汉朝进入“今文字”的隶书时代,由古隶而八分,横平竖直,波磔张扬,长袖善舞,风度翩翩。历史的长河,本无始无终,是人为分其为上、中、下游的。上、中、下的边界,难免重合,相互交织,文字的演变亦是如此,一个阶段,往往有几种文字并存,只是以一种文字占据主导而已,如小篆之于秦,如隶之于汉,如行书之于晋,如楷之于唐。


西、东汉,四五百年的跨度,这一段长河上,架了这样几座桥,足以让文化畅通:一桥曰汉金文、小篆,金文仍在装饰着金属器皿,长字小篆变得短而方,弯曲笔画逐渐取直,连绵笔画逐渐断开,这座老桥上,正走着叫“古隶”的新书体。二桥曰汉刻石、碑记,公元前56年,西汉《五凤二年刻石》,可以明显地看到篆向隶过度的痕迹,如化石、如岩浆,那一个变化的瞬间,被造化抓拍而固化。西汉,直至东汉,200年的光阴飞度,汉碑刻、刻石日臻成熟。公元153年的《乙瑛碑》似乎可以做个见证。三桥曰汉砖瓦、铭文、汉印,如洛阳刑徒墓葬砖铭,如西汉千秋万岁瓦当,如汉玉印,睹物而思人事兴替,我等后来者可以生发出多少关于逝去岁月的美好想象哪。四桥曰简帛书、简牍,如居延汉简,气象活泼,气韵生动,或绵密,或疏朗,皆袖里乾坤大、子孙日月长。是呀,是汉碑刻、简牍等几座桥,共同将汉隶的文明传承光大。


汉隶的出现,意义似乎超越某个单一的书体,汉隶如母体,如孵化器,如横跨四渎的一座跨流域的大桥,承袭着大、小篆的精华,萌芽了行、楷、草的时代光华。书如其人。历史上总有一些人物,他的一思一行,恰如开春的犁铧,总要在洪荒中开辟出一块处女地。历史上总有一个时刻、发生的那一个事件,其高度总让后来者不可逾越。春云夏雨秋月夜,唐诗晋字汉文章。如今河南禹州市人刘德升,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三国时的钟繇胡昭两人因学刘德升的纡书笔法而著名。如崔瑗,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韵走汉隶,山自高,水悠长。


自觉与不自觉,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在场与不在场等,都是相对的。也如量变到质变,渐悟与顿悟,不一定说谁好谁坏、哪高哪低,有的只是阶段、时期、过程而已,是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承继,是一个时期又一个时期的精进,才有某个时点上刹那间的惊艳。韵走汉隶,自然要有大的历史观。文字,某个时期或是少数人的一种权利,也或者是一种职务。有一个时期的汉隶,或多为书吏书写,当时只是实用,并无意识留下书写者的名字,或称之为不自觉时期。自觉时期,或萌生于东汉灵帝时朝廷立于太学的《熹平石经》,其由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蔡邕书丹,自此品论书法,研究艺术,书写文字,便留下了书写者的名字,如宇宙星河,熠熠奇光。


书法是人用毛笔书写,无疑在形式上,人与笔都是在场的。但不同书体的书写自有其独特的法度在,“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览。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是东晋卫夫人《笔阵图》里面的一段话。或由此可见端倪,在书写中,也有人、笔不在场的情况存在。拿小篆与隶书对比,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一种结束,则隶书是改象形文字为笔划的新文字的开始。如果说篆书可以人不在场而书写,那么“长走扁方,圆润笔道变为方折,用笔有了明显的粗细变化等”的隶书的书写,就需要人笔均在场才会好些。基于字体及书写规则的演变,要写好楷行草等字体,最好先写好汉隶,这或是人、笔进入在场状态才能为之的一个分野。


艺术的鉴别基于比较,但比较往往会妨碍到美表现形式的层次化与多元化。人的在场,也是主观上的参与或比较。不妨选取汉朝的几个碑刻,并以时代先后为序列示,作一比较:《乙瑛碑》刻于公元153年,文字内容是鲁国国相乙瑛最初提出的一篇奏章,为孔庙设置一名官吏以管理孔庙礼器等事务,其书法笔划使转,法度谨严,是方峻硬朗的风格。《礼器碑》刻于公元156年,系为“鲁国国相韩敕修葺、造立礼器,并下令免除孔子母亲、妻子两个家族后裔的差役”而立,也是方峻风格。《曹全碑》刻于公元185年,内容记录曹全的功德,书法秀润柔美,如二八女子,如儒雅书生,可谓汉隶书写非常成熟时期的作品。《张迁碑》刻于公元186年,内容为颂扬张迁而刻,笔画方折,形体方峻,字势方厚。


学习隶书,其上法帖,当为首选。如果按个人喜好选择其中一本字帖来临摹,通常会见仁见智——有喜欢线条飘逸的,因其雅致流美;有喜欢方俊果断的,因其阳刚厚重。松涛兄说他开始不喜欢《张迁碑》,但有一次在郑州一书店,看《张迁碑》的放大本,突然之间就捕捉到它的大巧若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郭枫兄说,选字帖如找对象,有的一见钟情,有的却需要很长时间的接触才能发现它的内涵美。如,他曾怠慢《兰亭序》,直到工作后才发现它的美。据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喜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此典是对苏轼豪放派词风的赞美,但同时也是对柳永婉约派词作的欣赏。风格不同,只是艺术家不同的选择而已,不一定要分个好坏。各种各样的风格,代表着各种各样的美,有着各种各样的受众。另一方面,好书法往往也是好文章,如《赤壁赋》《兰亭序》《书谱》等,都是书法和文学上的双璧。美的形式不拘一格,是为大美。我们要学会接纳各种各样的美,兼收并蓄,方能养吾浩然正气。


“篆、隶、楷、行、草,一路走下来,各应运而生,并承担着其时代的使命。小篆由大篆演变而成,后又成为秦朝的官方文字;隶书也曾是小篆的佐书,是小篆的辅助体,至汉代则昌。在隶书的基础上,汉章帝时衍生出章草,章草又是今草的基础,今草分大草、小草、狂草。行、楷书,在汉隶的时代也已全部萌芽。 相对于篆、隶、楷等几种正书,行、草书是艺术化的书体……”今天,雅风堂又来了几名新学员,郭枫抽空给他们讲五体书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娓娓道来,妙趣横生。我听了,很感兴趣,遂一并记之,也是学习。


韵走汉隶,其韵悠长。今于雅风堂初品之,齿颊留香,若此。

    (201838日,周四,夜)



院长寄语

 ——都说,自然界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以此推论,我也是茫茫人海中独一无二的我。或如加谬所说“唯有独一无二的人才是真实的”。所以来世上走一遭,我想做好这个世间唯一的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跟团价格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