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放假回家,行李提前寄回家,乘高铁拐了个弯,去了曲阜。
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我正在曲阜的一处热闹的街道的小摊上吃龙虾,卖龙虾的夫妻俩是地地道道的曲阜人,他们向我津津乐道的讲孔林。
本以为孔林是片林子,想不到是孔家墓地。
去孔林的路上有无数的古柏,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古柏,枝桠苍劲有力,枝头苍翠如染。
我不太自然的站在孔子墓前,望着夕阳投在一抹光亮的高高隆起的土堆上,我和圣人就是几步之遥了,心里反倒多了几分惶恐不安。
孔子墓边上有一茅庐,据说是孔子的学生子汞守墓时住的地方。孔林里还有半截子汞手植的槐树,相传他为孔子守墓时,泪水浇灌大的树。那六年守墓苦熬日月的时光,朝朝暮暮,不知道子汞想不想家?
孔林的大门外,一辆辆古里古气又豪华的马车。坐在这豪华古装的马车里,从车窗的栏杆去看现代化街道,倒感觉有点不和谐了。不过,我就在这“口里口得”的马蹄声中,听到一声高过一声的吆喝:“孔家芝麻糖了、孔子像了。”
我这才发现,2000年后,孔子不仅仅是一位圣人,一种思想,而是文化,是经济,是烟酒糖茶衣食住行。
在曲阜,高高的一个“孔”字就是一个生意的招牌。曲阜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带“孔”字的店铺,就是我坐过的雕栏的马车,车主人还得意地说,这是当年孔府用过的。
曲阜人不知道把这位圣贤的思想学习了多少(那卖虾的夫妻俩就明目张胆地多宰了我100多块钱),却把这位圣人变成一颗摇钱树。如果老夫子泉下有知,不知道会有何感想?我倒是为他有些脸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