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跟团分类 >许多中国家长都被这句话给害了

许多中国家长都被这句话给害了

2021-10-27 02:22:07


文 | 维舟


无论哪里的人,都觉得本国的教育有问题;但中国的父母大概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常常自视为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却极少有人承认自己也从中受益——有时甚至看起来很奇怪的是,往往是那些通过考试地狱成功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更为痛恨这套教育体制。

这可能是理解眼下诸多围绕着“读经”等诸多教育怪象的重点所在。尽管从现在披露出来的内情来看,很多孩子对于长年累月在深山里读经感到苦不堪言,然而孩子的兴趣,从一开始就不是这些家长送他们去读经时所在意的重点——


他们哪里是因为孩子自己喜欢读经才顺势而为?他们甚至也未必清楚那些经典究竟怎样,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


那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另类成才之路。


读经班里,年幼的刘衡几度落泪。来自腾讯纪实图片栏目《活着》“梧桐山里的圣贤梦”


随着近来“纯读经”班少年的成长故事渐渐浮出水面,借用《新京报》一篇重磅报道的副标题来说,这条路正被视为“反体制教育的残酷试验”。和十年前读经热进入高潮时的状况相反,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怀疑,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能否让孩子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遑论造就“天才”和“圣贤”,那说不定只是打着国学幌子圈钱的另一种成功学或鸡汤。

盲目推崇国学,与一听到国学就斥之为“江湖骗子”,其实是一体两面,正表明当下的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经典已然割裂,缺乏真正的了解认识。将国学经典偶像化的这群人,正是先前将之鄙弃的同一群人,这中间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从未真正懂得经典。

一是“看不懂,所以不堪卒读,无价值”,一是“看不懂,所以是经典”,这两种相反态度的转化,比我们大多数人想像的要自然顺利得多了。在深山老林里隔绝现代社会的影响而“全日制读经”,乍看起来像是“重返经典之源”,但实质上却是一种“传统的发明”:这样的教育方式从未在古代真正践行过,更不会是孔子所赞同的教育理念。

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孔子讲学还原模型。CFP供图


据《论语·先进》所记,在听取门下弟子各言其志时,孔子并不赞赏有志于治国安邦的子路等人,倒是最倾向于悠游从容的曾点。儒家最重视“人文化成”,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与教育是从容涵养而成的。

当下读经教育那种完全不加讲解、包本死记硬背经典的方式,无疑违背了孔子的教导,他在《论语·为政》篇中曾说“学而不思则罔”:一味读书而不思考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到迷茫,这正是许多读经少年的现状。

且不说没有哪位大师靠这样的方式育成,就算能熟背经典也并不表明什么——2012年台南孔庙举行读经大会,结果在1341名报考者中胜出的榜首,却是患有中度智障的郑湘薇,她在一小时内完整地背完48段经文。这至少证明机械记忆能力和智商并不是一回事。

不过这些,可能也并不是那些读经少年的家长所真正关切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己对儒家经典一知半解,对读经教育的了解也仅限于“学堂里不仅教知识,也教做人”,而最关键的是“不想让孩子被应试教育耽搁了”。于是,问题就变成了“你究竟愿意相信谁”了,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内题海战术的弊端似乎如此明显,有些家长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是没什么好犹豫的。

资料图:山东青州,小学生开学举行开笔礼。CFP供图


由于许多读经少年深受其苦,网上的社会评论多激烈抨击“家长没文化,会有多可怕”。然而,平心而论,这些家长中的许多人说不定倒多是相当有文化的。能坚定认同读经一途的家长,多是出于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深刻不满,这类圣贤教育也未必便宜,因而能下决心、并有财力供孩子去读经的,恐怕有不少是受过良好教育且收入不低的家庭。

真正没文化的家长,像我小时候在乡下同学的父母,那是根本不关心孩子教育的,连自己孩子是否期中考试了都稀里糊涂——既然连学习成绩都不在乎,哪里还会去考虑“教育体制好不好”的问题。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送孩子去接受圣贤教育,与送孩子去国外读书,从心理上来说并无本质差别:都是试图避开国内现行教育体制,为此不惜让孩子在远离父母的陌生环境中接受一套全新的教育,而其本意都是“为孩子找一条更好的出路”。

他们当然不是为了坑孩子,恰恰相反,那是出于对孩子强烈负责的想法才这么做的。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有潜力,那就愈加不想“在应试教育的体系里浪费时间”。

就我自己中学时的经历来看,越是父母自身受过良好教育的城镇家庭,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干涉意向越强烈;在高考填志愿时,农村同学的家长差不多是以一贯“完全放养”的态度来让他们自己决定,但城镇同学的家长却孜孜不倦地为孩子出谋划策哪个院校或专业更好,甚至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更为正确。

要为孩子选择一条不同常规的成才道路,那需要迥异常人的决心,有时甚至是某种专断的自信。可以说,每个这样的家长,都多少有些固执的理想主义和“我都是为你好”的家长心态。

让孩子离开学校去全日制读经,这本身意味着父母在为孩子做出这一决定时,对学校教育持有完全负面的评价——这并不能怪这些家长,因为对现存教育体制的深刻不满,几乎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只不过不满是一回事,能否作出如此激进的决定,则又是另一回事。

如今那些比上一代受过更良好教育的新生代家长,基于自己对当下学校教育的反感和对孩子教育问题更深的关切,加上当下的确出现了体制教育之外的其他选择,于是便造成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一方面,家长那种望子成龙的焦虑感事实上更强了,由此更深地卷入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去,有些人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不听取孩子意见的专制家长,因为他们深信自己的判断一定是对的;而另一面,这些应运而生的“其他选择”还不多,而且鱼龙混杂,虽然迫不及待地受到追捧,其事实效果如何却未能真正验证过。也正因为这种近乎真空的环境,才使一些家长近乎迷信地推崇读经教育。

如果是在台湾那样更为多元的环境中,王财贵“文礼学院”的“老实大量读经”也未曾被渲染到那样的程度。事实上,这些年来在台湾支持读经运动最力的组织,是曾与扶乩降神联系在一起的一贯道,而它在大陆早因其历史劣迹而被取缔。

迫切的需求催生了市场,此时,对一些自身并不了解内情的家长而言,“读经”就像“留学”一样,是简便可行的路径,是缓解其望子成龙焦虑感的万灵丹。这说到底是一种试图抄近路的偷懒想法: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那个特定的去处,他们就自然会经历一番熏陶而塑造成大才,乃至圣贤。

《小别离》剧照,讲述了一场因出国留学引发的家庭战争。


家长和办学机构都秉持一种乌托邦式的理念,认为只要摆脱现行教育体制的人才培养路径,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更好,但他们似乎都没有心理准备回答一个问题:万一呢?

这里的根源或许在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激进遗产:当人们对现存社会结构和制度感到不满时,往往不是试图改革它,而是迫不及待地(有时是在改革无望的心理之下)试图整个否定它,来做完全不同的激进的乌托邦实验。只是在读经的问题上,这个实验的结果却要由孩子来承受。

许多中国家长真是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给害了,仿佛人生是每一步都不能浪费的马拉松,却忘了人生不是笔直向前的,起起落落、前进两步再后退一步都是常事。

许多家长试图早早就送孩子去海外留学,也是这样的心态,仿佛“出去得越早越好”,那都是出于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态。然而,无论家长多么希望自己孩子从一开始就领先于别人,他毕竟不是机器,会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和怀疑,而且对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而言,如果不能自觉地理解自己为何要那么做,那恐怕也迟早会陷入心理危机。

也许还有人记得多年前的“马拉松神童”:2007年元旦,8岁女童张慧敏以3小时28分45秒在海口跑完马拉松全程,获女子组第二名,随即名声大噪。她那位原本只是饲养热带鱼发家的父亲张建民,深信自己可以培养出世界冠军,并放话要让女儿夺得2016年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金牌(并没有)。


资料图:“马拉松神童”张慧敏


尽管有无数运动专家的质疑和反对,但这位父亲坚信自己的训练方式没有错,自认“对训练、运动医学、营养学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持续以自己的方法高强度训练孩子每天长跑,并于2008年带领女儿从三亚跑到北京,历时56天、全长3588公里。如今呢?张慧敏已上高中,她在10岁之后就厌倦了不停长跑,上中学后极少去操场跑步,不情愿地参加了一次运动会的800米比赛,也没拿到名次。

虽然一个是跑步,一个是读经,但背后家长的心态并无不同:他们都固执地坚信,自己为孩子选择的成长道路,可以让他将来一鸣惊人,而一旦认定,就算再多的旁人劝告和专家意见,都不能推翻他们的决定。

这容易招来一种批评,认为家长如此专断,只是想在孩子身上复制自己;然而,这些家长的心态往往并不是要孩子复制自己,相反,正因他们的人生太多挫败和难以实现的理想,因而,他们最不期望的就是孩子像自己。

这里面埋藏着某种自我痛恨:“我不希望你接受像我那样的教育,如果人生能重来一次,我不想要那样的人生。”这本身就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古人所说的“不肖子孙”,本意就是指他们与父祖辈不相似,而当下这些中国父母,就是想要孩子有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人生。

然而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那最终还是他自己说了算,因为那毕竟是他/她的人生。就像康德曾说过的,“谁也不能迫使我以他的方式获得幸福。”我们不必因为读经少年的经历就否认读经或经典本身,就像不必因为“马拉松神童”的事例而否定马拉松,但一个人是否真正有志于此,理应让他在十八岁成人之后自行选择。

我本人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我一贯比较放手,因为相比起他们将来成绩的一时好坏,我真正最为担心的,是他们会厌学。

如果真想为了孩子好,倒是有一项技能是可以从小培养的:自治。自学、独立思考并完成任务,在我看来是一个人才在迈向更高层次时迟早都会遇到的最重要的瓶颈。


早先曾有人问我“孩子上小学六年级,这个岁数的孩子,应该怎么为他选书读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因为,家长应当做的不是“为他选”,而是让他自己来选,至少是培养他自己选的能力,因为总有许多地方,没有任何人能帮他。



【注】本文原标题为《理想主义父母的实验》


【作者简介】

维舟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精华推荐】

盛行千年的科举制从未真正退场

我恨鬼子,但我不恨孩子

迷信成功学是很危险的


 ·END· 


大家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跟团价格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