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大泰安以泰山而闻名于世,
但是,你有去过【大汶口明石桥】吗?
明石桥是目前是整个大汶河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桥,
也是山东省保留最为完好的古代大型石桥。
明石桥北起岱岳区大汶口镇南门,南至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
据史料记载,明石桥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3年),
故称“明石桥”。
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原石板桥被大水冲毁,两岸士绅乡民苦于无资修建,以攻石起家的粥店人姜桂松独当此任,“捐资倡修”。
乾隆六年,石桥建成,两岸人民感其义举,立碑以记此事,并改名“姜公桥”。
乾隆 6 年( 1741 年)又重修,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年)又被洪水冲毁部分桥面。
在以后的400多年中,又经几次较大修整,但均保持了“姜公桥”的原貌。
▲古朴的石桥,稳重、内敛,如同睿智的老者,
以一种默默地方式,向人们讲述几百年来大汶河的沧桑故事。
▲桥中间有一段是建在河中的“哑巴桥子”,
顺势而建,借势而为,表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现存的石桥净长度为221米,桥呈S型,桥宽2.5米,
桥面由360余块大型石条组成,
每块石条的长度因桥孔的长度而定,
最长为3.8米,短则1米左右,
整座石桥由数百个硕大的铁锔子固定。
全桥共有66个桥墩,65个桥孔,
桥孔的长度不一致,
在中间有一段是建在河中的岩石上,俗称“哑巴桥子”。
夏天雨季,
是明石桥最为热闹的时候,
桥下的河水时而咆哮,
时而温顺,时而浑黄,时而青绿。
整个石桥踏实而有灵气,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但依然很让人放心。
据悉,原来石桥中间用作镇水的石龙,,目前仅剩下残骸孤零零地立在大汶河北岸桥头的两侧,仿佛向人们做着无言的诉说。
明石桥分为南桥和北桥,
以桥中点为界,
分属于宁阳磁窑镇和岱岳区大汶口镇两地。
桥下的大汶河由上游的牟汶河和柴汶河合流而成,滔滔西去。
所以大汶口就形成了“一桥连两县,两河汇一水”、“汶水西流”的独特景观。
历史上的大汶口曾为商贸交流要道。
据了解,修建于明隆庆年间的明石桥,是古驿道上连接汶河两岸唯一的石桥。
▲明石桥,流传着很多很多太姥姥的故事,老爷爷的传说。
可以想像,那时候商贾贸易交流,走在明石桥上那繁华的景象。
据说,桥南的茶棚村就是因为村民为给过往的商旅提供喝水休息的场所,纷纷搭起棚子卖茶水,久而久之形成规模,茶棚成片,村子也就因此得名。
▲逃出城市的喧闹和噪杂,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回到了童年时光。
石桥的建成,是继“汶河古渡”的一个飞跃,
它结束了汶河两岸人民交往仅靠舟楫的历史,
并促进了大汶口作为工商小镇的迅速崛起。
▲河水少时,河床就是天然的牧场。
▲石桥北岸的山西会馆,佐证了曾为商贸交流要道的大汶口镇的昔日繁荣。
石桥北端大汶口镇南门里路西的山西会馆,是清代云集大汶口做生意的山西人所建,原会馆分两院,前院有坐南朝北的戏楼,后院为关帝庙,总面积2883平方米。
桥北一公里处,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
大汶口文化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距今4500~6400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
▲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行人通过这里。
千古汶河日夜冲刷着石桥,
桥墩上布满绿色的青苔,
桥板上精美的双龙戏珠石雕早已模糊不清,
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行人通过。
令人感叹,它是以什么样的品质,怎样的坚韧在这里足足躺了五百年?
原来,这座石桥的桥墩、桥面都是用泰山石砌成,暴晒不裂,冲刷不毁,所以数百年来它还能在激流中永驻,为子孙后代造福。
▲石桥的右首,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横跨南北。
石桥的不远处,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地;
桥下,汶水滔滔向西流;
东西两向,京沪高速铁路飞架两岸和京沪铁路大桥、京福高速公路横跨南北。
然而,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洗礼的石桥,并未因现代交通设施的发展而被人们遗忘,现在,它仍为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石桥,
一座不老的桥,
汶河人民心中的桥!
来源:华夏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