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古文字铸山东文化自信
——评《海岱古文字概览》
张光明
张光明,博山文化研究院顾问、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淄博市考古学会会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山东省第十一次上,山东把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构筑崇德向善、活力迸发、繁荣多彩、文明和谐的道德文化高地,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山东文化强省的目标显示了山东的文化自信,山东的文化自信不是冲口而出的口号,而是山东确有此非凡的文化实力,其中在山东地域出土的古文字就是山东文化实力的突出体现。
汉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1]217各地出土文物上的古文字是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挖掘古文字中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内涵,无疑具有体认先民文化创造力、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汉字以泰山刻石为标志进入规范统一的状态,在此之前,各个地域的文字差异明显。其中山东地域的古文字尤其具有典型性,体现在一是文字种类多,陶文、甲骨文、金文及铸刻在其他器物上的文字都可见到;二是文字数量多,收藏的甲骨文的数量、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数量、汉碑刻文的数量都在全国前列;三是汉字演变嬗递中的几个关键点在山东都可见到,大汶口陶文是被定性的最早文字,丁公陶文是最早成篇的文字,桓台史家甲骨文是早期甲骨文的代表,大辛庄甲骨文是殷墟外首次发现的商代甲骨卜辞。山东古文字的这些特征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海岱为泰山以东至渤海和黄海的广大地域,与现在的山东省界相去不远。《海岱古文字概览》一书用详实的资料介绍了从远古至汉代海岱地域出土和收藏的带有古文字的文物,伴随着书中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图片展示及其文字释读,山东悠久的历史和熠熠生辉的文化如同一轴画卷徐徐展开,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我们了解山东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也向世人证明山东被誉为文化大省乃实至名归。
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海岱古文字概览》一书之优长。
一、网罗宏富,史料翔实
(一)对山东古文字的详尽整理和收录
《海岱古文字概览》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海岱地域古文字珍宝的书。该书收录了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字,按照时间顺序分为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按照文字载体的不同进行分类。古陶文部分重点介绍了北辛陶文、大汶口陶文、龙山陶文,夏商周时期海岱出土的陶文;甲骨文部分重点介绍了海岱出土甲骨和收藏甲骨的情况,以及山东历代对甲骨的收藏和保护情况;金文部分重点介绍了商代和西周时期海岱出土的铭文,及山东各博物馆馆藏的商代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精品;齐系文字部分按照书写材质的不同,分为铜器铭文、兵器铭文、货币铭文、玺印文、陶文五类,其中铜器铭文按国属分为13类,玺印文分为官印和私印,陶文按地域分为四类,每一类又分官营和私营;秦汉时期文字按照书写材质的不同,分为金属器铭文、镜铭、钱币文、玺印文、封泥、石刻文字、陶文、瓦当文字、汉简、漆器款识十类。
可以说,山东的文字瑰宝尽收入此书中,尤为要指出的是,书中还有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如2007年出土的召嘉印,2007年出土的鲍子鼎,2009年高青陈庄考古发现的“齐公”铭文,2009年出土的宋公固鼎,2011年临沂沂水纪王崮春秋古墓出土的芈孟子鼎等。还有最新的文物资讯,如2012年纽约收藏家安思远先生拍得被贩卖到国外的鲁归父敦,并将其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更名为龙山文化博物馆;2014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乙瑛碑、张迁碑邮票;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立项等。这些当前学界最新的发现、研究及资讯对于我们认识海岱古文字的价值和现状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由以上的内容介绍可见,作者披览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在材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是下了硬功夫的。正是因为有了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剔抉耙梳,去芜存菁,全面且细致入微地梳理海岱古文字的工作,才使得这样一部满载海岱文化精粹的著作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对山东古文字的全面阐释
本书作者对海岱古文字的研究可谓详尽而严谨。书中分别对各个时期山东古文字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例如金文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青铜器影、铭文拓片、出土地、出土时间、器物形制、所属年代、现藏地、铭文内容、文字特征、铭文价值、相关文化等。除了对文字本体的阐释,还有进一步的知识拓展。各个部分的知识拓展,等于为读者构建起一个个知识链接。需要说明的是,该书不是前人研究的资料汇编,该书稿出版前曾进行过查重检测,显示重复率仅为2.97%。该书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的进一步解读。这样就可以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了解最真实的海岱古文字情况及研究成果。
该书的严谨性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对材料的甄选,即所选文物的真伪,如山东博物馆馆藏的东汉徐胜买地铅券、青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右庶长印,尽管名气很大,但已被学者考证为伪器,还有山东昌乐骨刻文是否为文字仍处于争议中,为确保古文字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研究的价值,也未予收录。二是阐释的内容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摈弃了一些缺乏考证的个人臆测。对于没有定论的古文字释读和历史谜题,也如实向读者说明。全书是以一种客观的精神去考量每一件文物、每一个古文字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该书论述扎实有据,考证客观而周严,语言简洁明了,文字清朗通达,反映了作者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三)知识体系化
《海岱古文字概览》一书内容量大,但是读来眉目清晰、条理井然,不会感觉到杂乱,这是因为书中用多种方式为你建立起了一个知识体系。
首先,架构起时间的维度。以往对于中国文字的研究多采用分时段研究叙述,缺陷是难以有系统性,只窥一斑,不见全豹,读者对整个的文字面貌无从掌握。尽可能地还原到历史长河中去了解文字的过去,才能认识到文字的发展如同生物体一样,也是有一个出生、成长、成熟的过程。这对于认识各个阶段文字的特征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着眼于此,该书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展示了汉字的产生、发展、繁荣、规范各个阶段的样貌,这样就为读者构架了一个纵的时间的维度来看古文字,动态地展示海岱地域几千年来文字的沧桑风雨和发展历程。
其次,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结合,共同架构起汉字发展的立体图。传统研究通常是选取从时间或空间的单一维度去认知汉字。例如,时间上划分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等;空间上划分为汉字研究和少数民族地区古文字研究,汉字在某一时间段内还可按地域划分多种,如甲骨文有殷墟出土甲骨文、花园庄东甲骨文;战国文字按地域分为楚系文字、齐系文字、晋系文字、秦系文字等。事实上,文字材料的时空问题即断代和分域问题,是古文字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时间和空间需要紧密结合,才能更全面地呈现出文字的特质及其所以然。
本书作者追寻着海岱地域古文字的一个个遗迹,大汶口、丁公、陵阳河、大辛庄、陈庄、前掌大村……这些个村镇,作为中国千万个村镇中的一个,看似平淡无奇。但当你知道了这里出土的古文字在中国文字史上的标志性地位后,这些地名在你的心目中就不仅仅是代表着某一地域,而是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一个个文化坐标。所以,本书又像一本山东地域古文化探秘之旅的指南,每到一处,都有珍宝发现,每一件珍宝都标注了出处、现收藏地,文字释读及目前研究的成果。
知识不怕多,就怕乱。本书的阅读体验将会是这样的:你收获的不是大量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像思维导图一样,在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架构下的各有明确归属的知识点。这样条理分明的知识布局能够为你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化渺远深邃为平易妙趣
(一)文字研究与历史文化的结合
该书把文物重置于真实的历史情境中,讲述文物及其文字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例如颂簋的簋器与簋盖分离又聚合的传奇经历;孔府商周十供被戏班武生翻跟头上楼从火海中救出的危急一幕;北陛刻石被爱国人士从日本人手中截获的惊险时刻;明义士、罗振玉旧藏甲骨得以保存在山东博物馆的曲折过程……这些历史会让人们对文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史结合,能够激发人们对文物、古文字的强烈兴趣。
该书还补充了大量与文物、文字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例如,介绍鸟戈时,补充了东夷族口含石球的习俗;介绍齐侯甗的时候,补充了“勿忘在莒”的典故;介绍薛侯行壶时介绍了同时出土的距今2500年的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饺;介绍临淄石磬铭文时,补充了古代编磬的知识;介绍临淄量器铭文时,补充了齐国量器实行的四进位制;介绍汉代乙瑛碑时补充汉代公文体例;介绍汉代史晨碑时补充了鲁相史晨的生平事迹……诸如此类的知识拓展不胜枚举,这些信息的拓展,无形中增加了文化含量,又增强了趣味性。
(二)学术与科学普及的结合
古文字学是传统学术研究,古文字研究成果是贯通古今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尽管研究成果累累,民众对于古文字的认知还是非常有限,借助古文字来了解古代社会这种方式并没有被广泛应用。这也在提醒着我们,面对大众的传统文化解读,要区别于学术研究,要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进行阐释,让读者走进历史,近距离触摸古文字,了解古文字本身及其背后蕴涵的文化。
《海岱古文字概览》一书,去除了以往古文字研究高冷的学术性叙述,而是采用了当代人容易接受的文化呈现形式,对复杂的现象进行重新解读,让人们真正理解其内涵。如对甲骨卜辞的释读,除了注明与甲骨文相对应的现代汉字,还向读者详细解释哪些是表示占卜时间,哪些是指占卜的贞人,哪些是方国的名称,这条卜辞是要占卜什么内容,表现了当时怎样的文化现象。再如对汉代碑文,除了内容上的释读,还会向读者阐释其书法价值、文献价值、文化内涵、收藏与保护情况等。提炼取舍出最具知识含金量的信息,用人们熟悉的语言呈现给读者。当前央视热播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是采用这样的表述风格来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倾诉的口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国宝的历史、价值娓娓道来。
故而,《海岱古文字概览》是一部不需要古文字基础也能看得懂的古文字书,是一部带你探索古文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的书,是一部会让你喜欢上古文字的书。
三、传承中蕴探索之匠心
(一)是首次对山东古文字的全面梳理和总结
古文字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山东古文字遗存丰富,对山东各个时期的古文字,学界都有过深入研究,但是把山东古文字及其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翔实地梳理,《海岱古文字概览》还是首次。该书讲述了山东各个时期的古文字,不仅全面真实,图文并茂,且有相应的研究。因而,可以说该书是从“全”和“精”两个方面对山东的古文字进行的整理和研究。该书简而赅,博而约,脉络清晰,内容详实,研究中运用文字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宏观思考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个案分析和整体论证相适应,较多地采用了考古资料,使研究成果建立在扎实的考证基础上。
(二)是继承传播传统文化的有益探索
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引领读者了解传统文化,如何让古文字成为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文化传播与民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山东古文字的发展与传播对山东文化的影响等,《海岱古文字概览》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其中的一些务实的做法是有推广价值的。例如知识的拓展是引领受众从专业人士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方式。又如为了拉近读者与古文字的时空距离,以当前山东的十七地市进行地域划分,可以让读者从熟悉的地名出发,一步步回溯了解远古的文化遗址和文物的价值所在。
该书把大众视为艰深难懂的古文字知识借助山东出土的典型文物,以通俗的语言加配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把严谨的科研精神和逻辑方法运用于辉煌灿烂的山东古文字的传播和普及,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三)对古文字及其文化研究的价值
刘悦和孙启友两位作者不仅把山东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在了实处,还对一些文字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对于专业的古文字研究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如作者指出山东的东夷文字现象不应当作为汉古文字的源头,它当是同汉古文字不同起源的文字,汉古文字与东夷文字都是自源的民族文字。作者还通过文字的区域比较,探究中国文字的产生、发展、传播,揭示中原古文字与海岱古文字之间的交流。这些思考对探寻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一方面注重从文字学本体的角度进行研究,运用传统的文字学研究方法对文字性质、发展阶段、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另一方面还注重挖掘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现象,如由鲁国的媵器出土于莒故城,进一步阐释鲁国与莒国的通婚历史。
海岱古文字是山东重要的文化遗产,“海岱古文字”这一概念也将作为山东文化的重要标识深入人心。相信《海岱古文字概览》一书的出版将成为山东传统文化传承普及的有效途径,成为山东展示辉煌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让世界了解山东的一个新渠道。对山东语言文字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我想说的是:之前你若想了解山东地域的古文字,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但现在,你只要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