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南方杂志」可快速关注
《南方》杂志记者丨施诗
距离广东南雄市区30多公里的平林村,是一处四周环山的小盆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不仅是岭南孔氏的发源地,还藏有广东省最早的古书院孔林书院。
一千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就陆续从中原迁徙到岭南,在这里安家落户、开枝散叶。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不仅让岭南这一处蛮荒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也让中原文化传遍了岭南大地。
平林村山清水秀,风光宜人,村前一座三层六角形空心砖塔造型古朴精巧,塔砖上打印有“孔伯道公祠碑”戳记。据村中70多岁的老人孔庆和介绍,该塔名为惜字塔,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是孔子后裔孔伯道为弘扬先辈耕读精神而特地修建的。
谈到村子的历史,孔庆和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平林村是岭南孔氏的发源地,是地道的孔子后裔村。“广东孔氏族人几年前在修族谱时,各自拿出自己的老族谱,才发现大家都来自南雄平林村,始祖也都是山东曲阜的‘大成至圣始祖孔子’。” 孔庆和不无骄傲地说。
在平林村村委会办公室里,村支书孔祥忱郑重地捧出了一本纸质发黄但基本完好的清代《孔氏家谱》。家谱清楚地记载了当时孔氏先祖在五代十国时期为躲避战乱而隐居于此,而其中有一句“圣祖开阙里而后,南宗孔氏盖来自三十八代戣公也”,说明平林孔氏均是孔戣之后。孔戣是对岭南颇有影响的人物。据《新唐书·孔戣传》载,孔戣字君严,举进士,刚正清廉。唐宪宗时历任尚书左丞,大理卿国子祭酒。元和十三年(817年)至长庆元年(821年)拜岭南节度使,在任四年,惠政颇多。
除了显赫的家族,让南派孔子后裔最为骄傲的,就是他们的先祖在这里创办了岭南最早的书院。据《南雄府志》记载,孔林书院始创于宋建隆年间。
村中退休老教师孔祥栋告诉记者,从孔氏族谱中所绘孔林书院平面图可以看出,书院为三进,后进为大成殿,内供孔子塑像,有东西两庑,中进为大成门,前进为孔林书院大门,四周有围墙。历时260多年后,南宋绍兴年间,四十七代孙孔振玉重修书院,规模有所扩大,大成殿由一层升为两层。
孔祥栋说,孔林书院对岭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书院创办后,直至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创办大中书院,在这510多年间,是南雄州唯一的书院。南雄州学始创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尚比孔林书院晚了80多年。
孔林书院当时不仅接受本族子弟,也接受附近村庄一带人求学,一时南雄一带“耕读成风,人文蔚起”。孔林书院当时设有夫子厅,内设孔子像,因此每年州、县官员都要来此祭孔,轿马成行,甚为庄重。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书院仅从族谱及当地史籍可考,唯一见证的就是屹立在村口的惜字古塔,至今仍教育孔氏后人,珍惜字纸,认真读书。
平林村的孔林书院引领教育潮流数百年,在广东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孔林书院旧址。可惜的是,书院已寻不到当年的模样,就连遗址也被一幢泥砖房所取代。
孔祥忱透过窗缝指着屋角的一堆花岗石块说:“这些构件都是当年建筑的遗留物。”透过荒草,依稀可以看到残缺的构件上精美的云纹装饰。
诗礼堂外保存着一块长约1.8米的石匾,正反两面分别刻有“高山仰止”“务本敦伦”,村民称这也是孔林书院遗留的古物。
尽管各种实物遗址已经不多,但从各类文字记载中依旧可以勾勒出书院原貌。查阅孔氏家谱记载的孔闰传记发现,孔林书院的建造过程十分清晰。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的孔闰为“景福元年壬子科举人,癸丑连捷进士及第”,后“官至朝散大夫,迁袁州刺史”。经历了唐末连场战乱,孔闰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庚申举家返回南雄府平林村祖居居住。传记中记载,他于北宋年间在平林村创建孔林书院,“装塑圣祖遗像,买田五十五亩,地名陇头,收租为春秋设奠之需”。
孔祥忱说,孔林书院古时供奉着孔子像,南雄的州县官员每年都要来此祭孔。但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南雄城创建大成殿后,孔子像迁至该殿安放。此后,州县官员便不再到书院祭孔。
当地文史部门认为,宋代南雄耕读之风兴盛与孔林书院密不可分。南雄市县志主编罗凯燊说:“孔闰家族本是孔子之后,继承了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对岭南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是深远的。”
《直隶南雄州志》称:“北宋元符元年诏天下皆兴学贡士,时雄州应乡试者二千人。”“孔林书院周边的古城、上朔、延村等村,宋代耕读之风尤炽,负笈求学者众,人才辈出。古城一村在宋代就举5名进士。”
罗凯燊认为:“孔林书院属民办书院,创办时间虽早,但因地处偏僻山区,又得不到官府扶持。自明成化后,南雄先后有官办书院四间(不含始兴),都在南雄城内。孔林书院日渐式微而最终废弃。”
可喜的是,近年来,散落于全省各地的孔子后裔正计划在保存完好的明代惜字塔侧,现今的村小学原址上,按修旧如旧的方式“复活”孔林书院。
2012年,100多名来自广州、肇庆、佛山、南海等地的孔子后裔齐聚平林村,共同商讨拟修复北宋孔林书院,去年该计划开始筹划实施。
南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孔令平说:“目前平林村有一所小学,为油山平林小学,有100多人就读。孔氏家族从实用教育的角度出发,正筹备重建计划,把孔林书院的重建点定在现在的分校校址。计划投入500万元,重建后的孔林书院占地11亩,可容纳300名学生就读,使得重建的孔林书院实至名归,成为教化孔氏子弟的现代书院。”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杂志责编丨曹建民
微信编辑丨林琳 莫群
微信统筹丨戎明迈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17年《南方》杂志第12期